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分类与整理》说课稿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

时间:2021-10-18 17:41: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类与整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分类与整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较少的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

  二、说学情

  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小,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材中的情境图很适合孩子们的心理,所以我创设情境导入,并在这个情境主线的贯穿之下,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由观察、讨论方法,到能够按照单一标准分类,最后发现物品能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学会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会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会说出分类的方法。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分类的结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五、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分类。

  我出示了两个书架,让孩子观察两个书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接着我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环节可以在孩子们心里为分类和整理做下铺垫,整理过的书架是更容易找到我们需要的书籍的。

  (二)探索新知,探究分类方法。

  教材首先呈现的是游乐场门口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很多气球,通过观察,你能把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让学生拿出学具进行小组合作把气球分一分,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请同学们按形状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得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展示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按颜色分你是怎么分的?动手操作并记录结果。

  (三)巩固练习。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教材上练习的第二题。

  本节课,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按单一标准、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体验到分类与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2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二、单元教材分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的发展,特别的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先让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标准分类,并对分类结果作出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教材将本部分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一年级上册调整到下册学习,并且在原来只单纯教学分类进行简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数据的整理和用简单统计表表示结果的内容。这时候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对周围的一些实际现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意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观察、思维活跃的特性有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并能用简单统计表表示分类结果。从而初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五、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实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匪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因此,历来的教科书都讲分类、排序和比多少作为学生徐诶数和计算的知识准备,安排在准备课中。由于《标准(20xx)》讲“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解开了在上一轮教材实验中教师对于教学“分类”这一单元内容的“目的”的困惑。

  2、教材编排特点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由于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注重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如,例1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引入,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再分析计数的结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2的安排也是类似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突出了分类的实际意义,又完整的体验了统计的全过程。

  2、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例1中,对气球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是学生通过自由探索得出的。例2中,学生自行选择标准进行分类计数也给学生留出了探索的空间,并且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分类的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充分体现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3、从易到难,坡度合适。本单元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非常注意由易到难。例题设计由给定标准到自己选择标准、由单一标准到不同标准、由形象的表达分类结果到利用统计来表达。练习中由简单的基本训练到复杂的综合训练、由只记录结果到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出问题等,难度逐渐加大。

  六、本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3课时进行。

  七、单元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如分学具、整理书包等。使学生充分体验分类,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徐诶素材。

  首先,在引入时,应注意由熟悉生活情境引入,突出分类的实际需要。其次,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后,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实物图逐步过度到图和表。

  3、对学生不同的方法可以可定但要有引导,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首先因为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会千差万别。体现在对物品的分类上,选择的标准往往不同。对于学生对所选标准所作的解释,合理的应当肯定。但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不同标准,否则会使分类失去意义,也将难以驾驭课堂。

  八、分课时分析教学重难点

  例1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难点是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2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果。难点是体验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结果的多样性。这里关键还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虽然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物品的总数是不变的。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3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

  本节课我依据以下三个方面来制定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基于教材:

  分类与整理这节课属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本节课位于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第一次提出“分类”这个概念,它是今后学习统计表,统计图的基础。

  基于学情: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简单调查,我发现由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有一定的分类能力。如可以区分水果和蔬菜,可以根据事物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进行分类。但发展到根据概念,即客观事物抽象的、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活动,能按不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2、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经历分一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二、评价设计:

  1、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摆一摆、分一分,涂一涂,会借助学具正确地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会根据分得的结果进行统计。

  2、通过师生互动和练习反馈,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寻物启事的分类及范文04-24

垃圾分类的倡议书11-26

垃圾分类倡议书06-23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10-13

学校垃圾分类活动总结12-17

最新垃圾分类倡议书12-19

关于垃圾分类的倡议书11-07

垃圾分类倡议书【荐】03-23

垃圾分类倡议书【精】03-22

【热门】垃圾分类倡议书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