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实用文档>调查报告>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4-10-18 01:07:2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大学生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1

  面对学业与就业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逐渐的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更早的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了调查与分析。此次活动以人文学院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学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问题中“考试前后您会有心情紧张吗?”,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考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

  二、业余生活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三、经济生活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12题中“你的生活费用最大支出在哪两个方面?”有60%的同学用在饮食和娱乐。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与此同时,在第12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有欠缺的。针对这一问题,我校与院也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办公室,希望能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早日心向阳光!调查数据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参加此次调查的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大学生调查报告2

  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XX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为美食花钱;极青睐自助游,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新媒体是他们分享旅游见闻的首选。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中抽选的23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00名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88%。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9.51%,女生占总数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20%,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0%,研究生也占了10%。

  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从出游范围看,57.57%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比XX年高出了3.54%;58.08%的被调查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XX年增长了10.5%;只有7.54%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7.91%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调查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6.77%,比XX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6%,比XX年下降了4.15%。

  在被调查对象中,46.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32.0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与XX年相比增长了4.18%。

  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与XX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3.01%的被访者是通过平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39.45%的被调查者愿意把生活费的10%~20%用于旅游;28.29%的被访者愿意把20%~30%的生活费用于旅游,与XX年相比下降了5.31%;10.75%的被访者愿意把生活费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与XX年相比,下降了2.89%。

  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例比XX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据了64.39%;“时间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据了23.62%,比例比XX年稍有增长。

  住宿花销最多最愿为美食花钱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内),40.88%的人花费在200元以内,41.92%的人花费在200~500元,只有14.12%的人花费在500~1000元。

  在中长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费在200元以内的比例降至22.11%,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34.66%,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25.22%。

  在所有花销中,住宿成为花费最多的项目,占据了31.73%;其次是景区门票,占了20.88%,交通(17.38%)和餐饮(16.98%)位列其后。

  而在花费意愿上,78.22%的大学生愿意为美食花钱,看特色演出(38.37%)、买当地特产(33.66%)和景区门票(32.1%)均排在美食之后,此结果与XX年相同。

  自助游极受青睐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

  在本次调查中,有73.17%的被访者选择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说明自助游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受青睐,选择旅行社团队游和社团旅游的则分别只占据了14.91%和6.28%。

  在选择出游的同伴时,“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据首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学”(11.91%)和“独自一人”(10.82%),“恋人”则占了9.79%。

  在“是否会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当中,71.16%的`被访者选择会乘坐“火车”,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远远小于火车。选择会乘坐“汽车”的有50.6%,选择“飞机”的有20.96%,另外还有10.57%的人选择“自行车”,6%的人选择“轮船”。

  观赏风景仍是出游首要目的

  在旅游目的的调查中,“观赏风景”(56.38%)仍为第一位,比XX年增长了18.45%;“增长见识”(48.71%)仍排在第二位,比XX年增长了19.5%。

  更倾向暑假出游网上寻找出游信息

  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暑假”依然是被调查对象的首选,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体的63.85%,而选择“十一黄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长假”(31.47%)、“双休日”(25.01%)的比例则远远低于“暑假”。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价格信息”两项调查中,“网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别为61.56%和65.1%,这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远远超出“朋友介绍”和“通过旅行社”等方式。

  55.27%的被访者表示会提前两周进行旅游准备,30.07%的被访者选择“提前一个月”,此结果与XX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适度仍是首要关注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仍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39.52%;其次是“费用”,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20.85%。此结果基本与XX年持平。

  在“旅游过程中感到不满的环节”调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是让大学生容易感到不满的环节。

  最爱用新媒体分享图片

  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传统方式如互赠照片、发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54.25%)、“社交网站”(48.32%)和“微博”(30.5%)则成为大学生最倾向选择的分享方式。

  77.49%的被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旅行图片,只有16.13%的被访者会选择用文记录旅行感受。

  境外旅行更青睐自然风光类景点

  本次调查在往年基础上增加了境外旅游的项目设置,其调查结构与之前的类似。

  “看世界新角度”(70.76%)成为大学生选择境外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其次是“长见识”(65.68%)和“锻炼自己”(61.39%)。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进行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及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

  而在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中,“自然风光类”更受大学生青睐,占了66.78%,“历史人物类”则稍逊一筹,占33.22%。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停留的时间比国内旅游的时间更长。有58.7%的被访者选择停留10天以上,31.25%的被访者选择停留一周,而做3~5天的短途旅游的仅占6.78%。

  “背包自助”和“交换游学”成为出境游最主要方式

  在选择境外旅游的出行方式中,“交换游学”(37.66%)和“背包自助”(35.26%)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而在选择“背包自助”的人中,男生占了55.45%,女生占了44.55%;在选择“交换游学”的人群中,男生占了43.99%,女生占了56.01%。由此可见,在选择境外旅游方式上,性别上存在有一定差异,男生更愿意进行背包自助旅行,而女生则更偏向于通过交流或交换项目,边学习边旅游。

  在对阻碍境外旅游因素的调查中,“交通费用高”(58.31%)成为首要阻碍因素,其次是“签证困难”(44.89%)和“安全问题”(43%)。而“无信任旅行社”则是最小的因素,仅占了22.9%,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青年是旅游的主体参与人群,而大学生群体,又是其中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将每年持续进行这项调查,使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该群体的旅游意愿、消费动态,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对旅游市场发展作出前瞻性判断;使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定制出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使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能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出游提供很好的参照系。

大学生调查报告3

  调查内容:

  大学生兼职情况、进行兼职的目的、工种及影响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特别是刚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

  组长:xxx

  组员:xxx

  调查员:xxx

  文献调查员:xxx

  文字编辑

  兼职,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从高中时期三点一线的紧张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时,就怎样处理空余时间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观念的改变,兼职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非常普遍。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这条路我们到底要不要走,该怎么走,要走向何方呢?为了更了解大学生的兼职情况,我们就长沙市内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长沙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多是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三天的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四天的调查研究实践,一天的统计,三天的调查研究报告讨论,我们小组顺利完成了"关于大学生兼职情况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00份,回收率00%,其中82名为大一新生。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如下启示:

  一、看待兼职的态度

  有这样一种说法:态度决定一切,而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究竟对他们兼职的取向有多大的影响呢?有80%的大学生对兼职持接受但不支持的态度,而剩下的20%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样看来大学生兼职的情况不容乐观。而亲友对学生兼职的态度有48%的表示赞同并鼓励,44%的可接受,但不支持,仅有8%的是坚决反对。看来亲友们并不十分反对兼职,他们大多认为兼职是一种锻炼孩子的方式能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吸取经验,而少数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大学还是应以学习为重,不应该进行什么“社会实践”而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他们坚决反对。

  二、大学生兼职的经验(主要针对大一新生)

  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接触兼职机会较少,在接受调查的00个人中仅有35人有过兼职的经历,60%的大学生有想过兼职但从未实践过,仅有5%的学生从未想过兼职。从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兼职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实现。剩下的同学不是“一心想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便是认为无所谓,不兼职也没什么影响,只要自己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但就我的观点来看,对大学生来说,兼职经验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们以后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不管大学生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从事兼职,只要能从兼职中有所收获我们对兼职还是应该怀着友好的态度的。

  三、做兼职的目的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四、影响兼职的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在做兼职便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学认为如果选择兼职至少要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见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的。30%的大学生考虑较多的便是工作的报酬,如果辛苦半天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自己的劳动力便这样白白浪费还不如回寝室睡个大觉养会儿神咧。剩下6%的同学认为工作环境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尽可能找到靠近学校的工作场地,为同学更好地协调兼职与生活的关系提供方便。

大学生调查报告4

  1经济类

  (1)科学发展观对当地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的调查研究

  (2)"发展是硬道理"的时间表现

  (3)可持续发展调查分析

  (4)我过改革伟大时间的典型调查

  (5)加入wto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6)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调查研究

  (7)开拓农村市场调研

  (8)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

  (9)城乡就业形势可扩大就业门路问题调查研究

  (10)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薪酬情况的调查研究

  2.社会学类

  (1)学习党的八荣八耻荣辱观

  (2)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

  (3)城乡居民的闲暇生活

  (4)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及其社会意义

  (5)国有企业职工在改革中的变化及其心态

  (6)城市的资源及环境保护调查

  (7)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8)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至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9)下岗职工家庭生活状况与生存策略调查

  (10)市场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

  (11)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1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3)电子网络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1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

  (15)对大学生现状的`调查

  (16)当地就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17)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18)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3.教育类

  (1)教育理论的伟大实践

  (2)社会主义时常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3)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4)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途径和方法

  (5)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

  (6)大学生的就业实践与高等教育改革

  (7)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8)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青少年教育

大学生调查报告5

  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对此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

  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

  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

  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

  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

  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大学生调查报告6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x消费x心理x方法x行为

  核心提示

  20xx年5月8日至15日,本人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30人,专科类院校学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调查结果一

  吃饭穿衣花钱最多

  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

  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

  —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调查结果二

  恋爱花费每月百元

  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

  “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另一大学生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200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调查结果三

  聚会聚餐最高数千

  相关语录: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

  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要不人家会说你不够交情、不上路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中每年要花费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更有极少数人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消费态度

  过半学生愿意打工

  相关数据:当生活费透支时,有61%的同学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我来上学就已经花费了很多钱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呢。”某一大学生说,自己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学花钱,家里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说啥也不愿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诉我,自己经济上的“额外”收入,都是她平时做兼职挣的。“我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另一大学生说,有时候,一不小心,生活费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学或亲戚借点,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挣点钱补“窟窿”。调查中,我了解到,像这样的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调查数据也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在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

  经济来源

  大多学生要靠父母。

  相关数据: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3.7%的大学生

  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昆明理工大学大三某一学生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平常的生活还行,要是自己供应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他说,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别,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3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1800元,年消费支出均值为4963.96元(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这其中有93.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据分析有63%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有30%多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费,而大部分(55%)的大学生则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

  总述(分析报告):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入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基本都是有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其生活观、享乐观、人行价值等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支出来源

  来源x父母x亲友x贷学金x奖学金x困难补助x勤工俭学x其它x。大学生的支配额也已

  逐年增长。但对周围同学的消费选择也进行了调查,仍然发现大学生还是没有走出一些消费的误区

  主要有——

  误区之一: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曾有调查说:

  (1)x3.7%的学生,竟不知道每月、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从未思考过钱是怎样花的,反正没了回家去拿,家里人给的时候也无定数,这类学生以城镇女孩居多;(2)有了钱就大手大脚地乱花一气,把本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块儿花,接下来只得过拮据日子,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东挪西借;(3)在该买什么与不该买什么上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啥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是钱花了于己用处却不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针对这种盲目性消费的内在分析:由个性觉醒而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对学生来讲,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当代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才成长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无论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上,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家长和教师会明显地感觉到,如果再像对中小学生那样,仍然用自以为正确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将是十分困难的。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对消费又具有强烈的自主要求:

  (l)开始行使对家庭消费的发言权。(2)开始要求自我消费选择权。时下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他们喜欢紧跟新潮走,喜欢追求个性,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做出自主的选择。x(3)开始要求独立的消费支配权。当前,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圈也比较宽,频繁的聚会或外出,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足够数量的“私房钱”,供自己自由支配,才能得以实现。而大学生仍是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误区之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绝大多数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精神生活投资甚少。以购书为例,统计有23.6%的同学未曾光顾过书店。据我们统计,在我校所有男生寝室中借《英语词典》,结果仅借到6本,也就是说平均每15个人才拥有一部这样的工具书。至于购书的同学中,投资也很有限,每学期不过是五十到一百元,更多的便寥寥无儿。与之绝然相反的镜头是学生们对吃喝穿上的“慷慨”,穿名牌时装不乏其人,名贵的化妆品倍受青睐,在一校门外四、五家餐馆终日高棚满座……

  误区的产生试分析:由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各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出大学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并使之高大,或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尤其是一些家庭富有而本人学习成绩却不甚理想的“纹绮子弟”,更想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也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影响,于是,重物质的消费蔚然成风。

  误区之三:消费的模仿趋向。许多学生在努力适应社会过程中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消费选择的模仿化趋势。男生为装出男子汉的气质与风度,随波逐流地学抽烟,

  勉强地训练喝酒,刻意用白酒增强“内功”,女生则对时装、化妆品、各类首饰是情有独钟。再者是模仿港台影视歌坛上的俊男靓女的包装打扮生活方式,追逐此消彼长的名牌,看通宵电影,上高档次的舞厅去感受罗曼蒂克氛围。校园中掀起的“生日热”“旅游热”、“追星热”……无不与这种消费中的模仿心态有关。

  消费的模仿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也由消费的攀比产生,也就是下面将谈到的。特别是所说的从众心理,“人有我亦应有”的从众心理。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相互的影响关系也促成列模仿趋势的出现。消费心理直接决定了消费流行的形成;在消费流行的冲击下,消费心理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攀比成风也将大学生的消费趋于相互模仿。

  误区之四:消费的攀比行为。同学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模仿式消费行为中自然会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某寝室某女生穿了件时髦服装,不久,同寝室的其他女生也会悄悄地穿上与之媲美的时装。某女生家本清贫,可为了跟上步伐,穿上一件流行时装,省饭节菜地节俭了一个多月才如愿以偿,某男生买了一名牌产品暂时领了校园新潮流,其他同学也不甘落后,聚“财”力争。这样你追我赶,相互攀比,导致了高消费不断升温。

  由好胜心而引起的消费攀比心理。大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反映到消费上,就是追风赶潮、相互攀比,力争主宰校园文化消费的潮流。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

  (1)“人有我亦应有”的从众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一些心理倾向,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就一般而言,对时兴的东西极端注意和极端不注意的大学生均属少数,而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是随着时尚的发展而转移的。

  (2)独辟蹊径的求异心理。喜欢变孩花样,寻求更时兴、更完善的东西,以达到身心各方面的满足,是大学生自发的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所变化和创新。

  领导校园文化消费的新潮流,是具有强烈好胜心和表现欲的大学生的梦寐以求的。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针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应该相应地做出一定的消费指导,才能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的同时注意“家情”的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

  同时,学校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应起好主导作用。要加强国情教育,提倡适度消费,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用优秀文化传统陶冶学生。,狠抓校风学风建设。最后,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文化方式的引导。基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寄希望并依赖于社会的力量,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屏弃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消费行为,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生长点。

大学生调查报告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问题成为了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地域差异造成的中西部差距,由于工业重工业分布不平衡造成的城乡差距。这些社会的差距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社会的缩影,亦缩略的表现出了贫富差距问题。在表面上面看来,大学生贫富差距问题只是物质性方面的问题,但是究其本质它体现了社会阶层分化,已经涉及到了社会认同等深层次的问题。面对这个表面看似简单实则很严峻的问题,我们作为大学生到底了解多少,对此,我开展了这次社会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从日常生活到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均有涉猎。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问卷共8道题目,均围绕“当代大学生群体贫富差距问题”展开, 在收回调查问卷后进行了总结整理并且制作成了图表,方便对周围的大学生群体贫富差距问题的思想观有了一个初步且较为明确直观的理解。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多数在校学生的消费状况比较适中,整体看来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其中也不乏“贫”“富”两种较为明显的对比,后者消费群体每月的平均花费是前者的3倍甚至更多。这是由学生的来源地区、家庭收入差距、城乡差异等诸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

  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的贫富差距最直接的体现在消费方面。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追求另类与时尚,消费多元化。而条件较差的学生却要依靠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来维持学业和生活。例如条件较好的同学经常去学校外面吃饭,经常逛街等放松自己;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同学则几乎每天都在吃食堂,也很少外出游玩等。而就衣着、食物、日常用品而言更是一目了然。调查现象表明,在本校乃至整个中国的各大学校中,贫富差距问题确实较严重的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一、贫富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收入的差距是造成大学生贫富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

  家庭收入的高低直接造成大学生子女的贫富差距。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他们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 使他们给予子女的钱物较普通家庭的多一些,而有些情况父母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子女起到了误导作用。进而家庭收入

  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多少,即家庭收入高,其子女则体现为较富;

  反之,则体现为比较贫。

  2、贫富差距的存在给予贫困生施加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针对大学生群体贫富差距问题日益严重,且给大学生心理成长造成的冲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韩东晖说:“一般是富裕一点的学生在学校要比较活跃,而贫寒一点的学生则相对比较自我封闭一些。”由于自我封闭的错误行为,导致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破罐子破摔”的错误思想,导致他们不能正确面对现状,不能用正确的精神动力去鼓励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去改变现状,突破由于家庭环境带来的贫困的状况,于是贫富差距问题愈加扩大。

  3、大学校园无法很好的整合身份差距

  如今大学生群体贫富差距现象已成为问题,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如今“学得好,不如有个好爸爸”等话语逐渐广为流传,如此,大学生进入大学时的身份差距很自然的被带入校园内并影响着同学的日常生活。其中,学校对于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确实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差距而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4、炫耀性消费的产生

  随着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很多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不知创造财富的艰辛,甚至有些带有炫富的心态而毫无顾忌的大把花钱;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有的会对此羡慕不已而激起自己的奋斗热情决定以后也让自己的后代过这种生活,但有的却仇视这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而加入“攀比”的行列,不仅为自己的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园炫耀性消费。

  二、贫富差距问题引发的系列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带有功利性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仍有小部分学生推崇“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观。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同学考虑问题不会想大局,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2、仇富、显富对立心理

  贫富差距使贫穷大学生与富有大学生之间形成了“仇富”和“显富”心理的对立。富有大学生行为言语无意的冲撞或伤害了贫困大学生,而贫困大学生因为自身存在浓厚的自卑感,却表现为极强的自尊心憎恨富裕的学生。这种心理的严重对立最终导致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

  3、以贫富划分交往群体对象

  在校园集体生活中,贫困大学生与其他生活优裕的大学生朝夕相处,日常生活消费反差巨大,强烈的自卑感让他们很容易把自己严实的包裹起来。贫困生之间则因为生活都比较拮据,在一起的共同话语比较多;反之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也同样经常和一些条件差不多的同学聚在一起吃饭游玩,群体划分逐渐明显。

  4、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校园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相比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双方面的'制约容易造成消极的心理特点。大学之前贫困学生由于成绩优异还是有对自我价值的心里的肯定和认可,但进入大学后,大家都是学习上的精英,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心理落差极大。近年来,由于贫富差距的问题引发的大学校园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小则小偷小摸,大则危机人身性命。

  三、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及其引发的系列问题

  1、贫富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财富的地位是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但是在校园之中,每个同学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必要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而自卑或者骄傲,即使富裕学生享受的财富也是上一代创造的,每个人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奋斗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好。避免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学习理财意识,量力而行,尽自己的能力。

  2、完善助学帮困机制,加大对贫困生的物质扶贫力度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建立了“奖、贷、助、补、勤”为主要形式的资助体系,对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应鼓励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把勤工助学作为高校资助贫困生的重要途径。在设立校内助学岗位的同时,要积极主动的面向社会,拓展更为广阔的助学空间,使每一个贫困生都可以申请到勤工俭学的机会。

  3、加强价值观教育和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面对大学生群体贫富差距的问题,学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使学生正确对待金钱。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强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成长的信心,把逆境转化为财富,用奋斗改变命运。调整大学生的心态,使他们优化人际关系,调整心态,放宽眼界,塑造健康人格。

  4、增强贫困生“从我这一代开始奋斗”的意识

  在国外孩子18岁后父母就不再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此举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能力,我们应该倡导并借鉴这一做法。要让学生更多的依靠自己能力来发展生活,“与其用一百个理由证明自己贫困,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劳动战胜贫困”。正如湖南怀化学院特困生洪战辉在20xx年“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所说:“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生调查报告8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网络上的《大学生恋爱调查表》。由13个选择题和一个问答题组成,内容涉及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待恋爱等方面。

  2、 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了本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有效问卷43份。

  3、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在调查结果中,现在没有恋爱的有24人,占56%的比例。正在恋爱中的有19个,占44%的比例。而在他们选择恋人的因素中,人品占到了88%的比例,其次是性格占86%,感觉占84%。而在恋爱动机上,81%的人认为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吸引,只有14%的人认为是寻求精神寄托,只有极个别的一两位同学认为谈恋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本校大学生在恋爱观上还是比较成熟的。

  2、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有23%的同学认为恋爱令学习生活更有动力,60%的同学认为是因人而异,处理得好则可以帮助自己,处理不好就伤害双方。而在恋爱与婚姻是否挂钩的问题上,79%的人认为恋爱与婚姻二者不能等同;另有88%的同学对于“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都持反对态度,这也可以说明大学生的'恋爱观还是比较理性的。

  3、 面对失恋,47%的人选择发奋学习,驱散失恋痛苦,44%的人选择不成恋人成朋友,只有9%的人会选择另找一个抚平创伤以及报复对方。这无疑是最不理性的做法。

  4、 在爱情面临的最大问题上,有44%的人认为是毕业后各奔东西,难在一起,另有23%人认为是双方长久生厌,另有42%的人认为会丧失激情并有较大的经济压力。

  5、 对于父母对大学爱情的态度问题上,有37%的人选择了无所谓,以及35%的人选择不赞成,只有少数父母持赞同意见。由此也可见在对待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是比较谨慎的,也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大了,应该可以自己掌握。

  恋爱观因人而异,相比很多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开始谈恋爱的学生来说,大学生谈恋爱也渐渐变得更理性,也更成熟。但是大学生毕竟没有走入社会,在感情碰到问题时,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需要一定历练并且也是不太成熟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由于未接触社会,思想还处于相对比较单纯的状况中,还并未完全成熟。因此,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中,同时,大学生恋爱还受到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大学学业轻松,因空虚而恋爱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满足虚荣心。为了克服孤独,寂寞,就选择了恋爱。相对于高中的忙碌的学习生活来说,大学生活变得轻松,时间也变得多了起来。让刚进校的大学生放松了自己,在空余时间,就觉得无聊,空虚,寂寞,便想找一个人来打发时间,寻求快乐。

  2、抱着随便玩玩的态度

  都说大学是一个恋爱的季节,在随处都可以看到情侣的大学校园里,一个人变显得孤单,寂寞了。这也增进了大学生谈恋爱的的冲动。大学生因为身边的同学或朋友都在拍拖,看着他们幸福的样子,便也想找个对象。

  3、 处理不好学业、爱情之间的关系

  对于进入大学的在校学生来说,分析能力和处理关系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女生,因为感情比较细腻,往往把爱情放在事业、学业之上。结果导致失去爱情后,学业和事业也荒废了,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有少数人认为承受不了失恋的痛苦,觉得一旦爱上了就是一生的事,就要终身相随。但是大学的爱情毕竟还不成熟,分手是很正常的事。也就因为这样,因失恋而轻生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4、 恋爱摆在了物质之上

  由于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有一些人认为找对象首先要看他的经济能力。谈恋爱的前 提是对方的家庭条件和社会地位。传统来说,女生依赖性比较强,希望把自己托付给一个可靠的人身上。但现在社会,男女的功利性、物质性色彩都明显增加。谈恋爱变成了一笔交易。

  5、 不注重恋爱的结果

  很多大学生心里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了。很多大学生带着“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与异性交往,把恋爱当成是“爱的体验”和充实大学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了将来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而不是想两个人该如何为将来努力。因此,毕业那天分手也变得无所谓,结果并不重要成了大学生恋爱的又一不成熟表现。不注重结果,也是大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几乎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无论今后是否会选择一起生活一辈子。在大学,更是显得相当平常,而且大学里的爱情将是人生最后一段与金钱物质无关的纯真感情,就像被城市包围的原始森林,一旦走入社会,爱情都会变味,褪色! 大学恋爱很正常,但大学的爱情能否走完一辈子却是很多人都感到疑虑的问题!究竟为什么如此美好的爱情却要在进入社会就夭折,最主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具有一致的思想、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放在首要地位,把心灵美好、情操高尚心理相融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中出现一部分以“四大件”房子、车子、票子、样子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的现象,这种择偶观是不利于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健康发展的,而且往往会埋下有害的种子。无数事实证明,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爱情,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只有以志同道合、心灵的默契和共鸣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才能使爱情长久永恒。

  2、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

  爱情是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之间的爱慕关系。这种关系包括自己特有的感情和义务,它只能存在于恋爱者两人之间,不容许第三者介入。而且,恋爱不是儿戏,双方要真诚

  以上是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调查报告9

  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说了“网购”这个词,淘宝网更是家喻户晓的知名网站。人们对于网购这种购物形式众说纷纭,在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觉得网购存在很大的风险,也很少人真正尝试过。我一直都对网购很感兴趣,很好奇,在今年春天我开始了我的“网购生涯”。从那以后,身边的同学也纷纷开始了网购。后来网购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什么东西都喜欢从网上买。像我这样喜欢网购的大学生有多少呢?因此我选了这个主题。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为了揭开网购的真实面目,让更多的人了解网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本学院进行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3、调查方法:对经贸学院的全部学生(限于三年级以下)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层,在总体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在每层中进行系统抽样,根据每层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在三层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2,22,16的样本。随机选定某一学号后,间隔10进行抽样,得到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对样本中网购人数的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大一学生样本中有9人进行网购,在该层中的比例为56、25%;大二的有15人,占该层的68、18%;大三的有11人,占该层的50%。

  以95%的把握推断经贸学院中网购人数比例范围为45、36%~70、44%

  2、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5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有97%的同学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会尝试网上购物。

  3、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节约费用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2%,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好奇和寻找新奇商品而选择网购。在众多的购物网站中,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有48、57%的网购者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4、大家都在网上买些什么呢?经调查,数码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7%,其次是服装27、87%,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5、本次调查中,还对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进行了调查,有42%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每月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同学分别占总体的25、8%和27、5%。还有4、7%的网购达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平均交易金额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42、8%,其他金额范围分布较少。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21%),网购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还不是很普及,但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绝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目前,人们在网上消费的商品种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购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优化购物体系,打破这种局限。

  购物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能让我们实现资源共享,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便宜的,质量最好的,最时尚的商品,坐在家里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未来网购一定会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形式之一。

大学生调查报告10

  一、 调查背景

  大学是社会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如何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一个大学生将来的就业状况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目前,我院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课余时间充足,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课外时间,大学生的读书状况、消费状况、参加社团状况、恋爱状况等如何,是我们这次调查和关注的问题。

  二、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的读书、消费、参加社团、恋爱等的调查分析,进一步的了解当前我院大学生读书观、消费观、参加社团观、恋爱观 ,为大学生进一步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如何读好书、谈好恋爱等提出建议和对策。

  三、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高职院校大学生(以我院大一、大二学生为主要的调查对象)

  四、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和访问座谈法

  五、调查程序及流程

  第一阶段:确定调查主题,安排组队人员分工。

  第二阶段: (1) 第一阶段的任务完善 (2) 根据主题设计问卷,各成员共同完成题目设计,交流修改完善调查问卷,交予老师审核。

  第三阶段:(1) 第二阶段工作完成,整合工作成果,打印调查问卷初稿 (2) 正式打印问卷,发放问卷,通过走访自习室和宿舍,并收集问卷。

  第四阶段: 各个成员利用专业知识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这次调查的数据处理

  第五阶段:将问卷进行处理信息和数据汇总,撰写此次调查的总结和分析报告

  六、 学生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小组成员:5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每班分成若干小组,

  (2)调查时间:2xxx年6月9日——6月20日(第16周、第17周)

  (3)交调查报告的时间:2xxx年6月24日前。

  (4)对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1、调查报告文字不能少于20xx字

  2、调查报告需要用A4纸统一打印,装订成册

  3、调查报告需要有单独的封面,在封面上要写明以下事项:调查题目,调查组成员姓名、分工、班级、学号及时间等

  4、调查报告后面要附上本组设计的调查问卷

  (4)本次社会调查活动是我院大一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外实践活动,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计4节实践课学时。

  七、 老师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必须认真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本次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2、必须认真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

  3、必须对学生调查报告进行批阅打分,在7月3号完成,批阅后,调查报告统一装订,上交思政部资料室保存。

  4、本次社会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班计算4个课时工作量,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不能计算工作量。

  八、 调查题目(可以从中任选一个调查题目)

  1、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与分析

  2、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社区服务(或参加学院社团)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调查报告11

  一、问题的提出

  “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讲诚实,守信用”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团体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诚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几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诚信危机”,导致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涌现。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特做本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测试,由调查者指导被调查者填写后回收。调查者随机访谈100位同学。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程度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对诚信是持认同的态度。如在回答问题2时,男、女学生分别有89%和88.8%的人认为诚信是很重要的,认为一般重要分别占9.5%和7%,认为无足轻重的分别只占1.5%和4.2%。大学生毕竟是受过多年教育的学生,他们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欺骗、不守信的行为是可耻的。说明了诚信在社会的活动中地位的重要性。

  (二)对自己和他人诚信行为的认同程度

  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和群体诚信行为的认同度也不高。如“是,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的人只有53.8%,而“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有38.5%,“不是”的有7.6%。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诚信行为评价确实不高。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很多大学生承认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是不相符合的。大部分的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具体的行为中却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把它作为一种“做人的准则”,不少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诚信的而对别人的诚信度却持怀疑态度。为什么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和具体行为上,在对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会出现矛盾呢?一方面可能与他们所处环境缺乏诚信行为,对诚信行为认识比较模糊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一部分人在做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知行的不一致。

  (三)关于考试作弊

  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学生不止在作弊时心理矛盾,对作弊得来的成绩,也会在内心自责。他们会难受,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如果看见周围的人作弊而自己没有,也会后悔,觉得吃了亏。同时及格对他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受到目前利益驱动,为了有个好成绩或及格,为了不吃亏不后悔,他们选择考试时作弊。这种作弊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知行不一,受目前利益和周围环境影响之大。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调查中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四)关于学术作假

  学术腐败问题已成为阻止高校学术发展的障碍。调查表明:对论文剽窃这个问题,大一学生有69.4%的人认为是“有损学校名誉的恶劣行为”,从大二开始就只有48.2%的学生这样认为,大三大四只有43%左右的学生这样认为。对这种行为“给予同情,觉得在哪儿都会发生”的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为30.6%、51.8%、56.2%、56.4%。以上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论文剽窃的认同感越来越高。

  通过访谈了解到相当部分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他们还是认同“剪刀加浆糊”的做学问方式。如有67%的学生承认:写论文时会上网下载资料,然后“用别人的文章拼凑成论文”。实际上不少的高校教师也有这种感受:学生的论文就是拼凑出来的,多改几篇论文就能看见“许多熟悉的语段”。甚至有的文章是一字不差,一模一样的。这反映学术作假之风在高校很严重。

  (五)关于助学贷款

  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偿还要求是苛刻的、难以理解的。这说明很多同学并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更多地看作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大多数学生对待助学贷款的履行态度不是很严肃。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你”一题中,85%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11%有钱就还,没钱就不还,4%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由于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系统,所以未来的还款主要还是建立在大学生诚信道德基础上。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到时候再说”“能拖就拖”的思想越来越严重,这预示越到高年级,学生的诚信度越低,毕业后拖欠贷款的还真有其人。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四、思考与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觉得要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防止知行脱节,注重从心理上、行为上引导;

  (二)防止环境的不良影响,注重以舆论和实际活动营造讲诚信的环境氛围;

  (三)防止只顾眼前利益,以针对性措施形成制度约束;

  (四)诚信教育尽量从早抓起。

大学生调查报告12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引导大学生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长沙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呈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我们特作此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消费理财,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调查对象

  长沙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以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涉外经济学院、湖南财专为主。

  三、调查项目及问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有长沙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支出情况、消费方式选择、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目的等。

  调查项目采用问卷形式(见附一),100份。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1)简单随机抽样。

  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在问道和问卷星两个网络调查平台发放)数据主要用于做修正值。

  (2)分层抽样。

  首先在长沙高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民办高校若干所,对选中的高校再按学院或年级进行分层抽样。

  五、调查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六、调查进度安排

  本次调查从20xx年4月25 日开始,历时四周,分三阶段进行:

  附一:长沙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特组织了这项调查。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按照题号顺序回答,并且在答卷过程中尽量不要参考他人的意见!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_______内椐实填写。最后,衷心感谢您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宝贵的信息,谢谢!

  01.你的性别:A.男□ B.女□

  02.你所在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03.你来自:A.农村□ B.城市□ C.城镇□

  04.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元):

  A.500以下□ B 500~800□ C.800~1500□ D.1500以上

  05.你平均一个月的花费大约为__________元

  A.300以下□ B.300~500□ C.500~800□ D.800以上

  06.您在校消费与在家相比:

  A.差不多□ B.较多□ C.较低□

  07.你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__________元

  A.400以下□ B.400~600□ C.600~1000□ D.1000以上

  08.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大概是

  A.200以下□ B.200~300□ C.300~600□ D.600以上

  09.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大约

  A.50以下□ B.50~100□ C.100~300□ D.300以上

  10.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大约

  A. 50以下□ B.50~100□ C.100~200□ D.200以上

  11.您平均每月娱乐的花费大约

  A. 100以下□ B.100~200□ C.200~300□ D.300以上

  12.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大约

  A. 50以下□ B.50~100□ C.100~300□ D.300以上

  13.你的生活费来源(可多选):

  A.家庭供应□ B.勤工俭学□ C.奖学金□ D.其它_______(如他人赞助)

  14.你现在每月有没有盈余:A.有□ B.没有□

  若有你如何处理:A.存在银行□ B.改善物质生活□

  C.购书□ D.丰富精神生活□

  15.你是否有记帐的习惯

  A.经常记账□ B.偶尔记账□ C.从不记账□

  16.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 A向父母要钱□ B向同学、朋友借□ C. 放弃购买□

  17.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商品价格□ B.商品质量□ C.商品档次□ D.其他□

  18.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 B.没考虑过,无所谓□ C.不满意□

  19.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你比较赞同哪种

  A.经济实惠型□ 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高标准、高档次型□ D.其他

  20.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我们应该怎么做?(简答)

大学生调查报告13

  一、摘要: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传递给大学生,同时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一)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二)调查对象:

  服装公司前台秘书徐丽

  (三)调查地点:嘉兴凯特服装公司

  (四)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日

  (五)调查形式:填写调查表的形式

  二、正文: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越来越严峻的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资料与研究依据。

  (一)调查情况:

  徐丽自从大学毕业之后进了一家嘉兴服装公司做前台秘书,从事这项工作已经两年了。她每天早上8点30开始上班,但是她需要提前半小时就要到公司开始打扫办公区域的卫生;之后准备好今天一天需要的文件资料;接收邮件,按处理邮件的程序对邮件进行处理;还有接收传真、接打电话等等工作,当然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接待来访。她说一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很害羞,一点也不自信,总是出错。不过慢慢的经历过来,现在对她而言接待工作简直是小事一桩,没什么能难倒她。

  徐丽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除了简单的接待工作之外,徐丽还要负责很多琐碎的`工作,帮领导整理文件资料、打印复印文件、撰写办公文档包括排版等等。事情多难免会出点错,比如文件丢失,造成公司经济上的损失;接待难搞野蛮的来访者时引起来访者的不满,难调解的时候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形象;还有有时候也会与同事相处不融洽,也同样直接影响了工作……所以在工作中要求秘书具备高度的精力集中,灵活的处理问题,注重细节,还要求秘书人员在工作中若与同事发生冲突,一定要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工作。但在徐丽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她头疼的是遇到恶意上访胡闹的来访者的时候还有突然发生紧急状况的事情的时候,总是让她手足无措,乱了阵脚。她的上司主任经常教她遇到这种麻烦事的时候一定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应对并稳住对方的情绪,再认真的劝说。

  徐丽平时也会被要求起草或撰写一些文档资料,比如说通知、简报、报告、信函、总结、公司文件、便条和合同等等,除此之外还会做一些统计数据之类的事务。所以这要求了前台秘书在写作方面和计算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二)调查体会:

  综合徐丽的工作情况,我得出了一下几点体会:

  1.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大企业对前台秘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形象要好,因为秘书代表着公司的公关形象,公司对秘书人员的个人仪表要求甚高,尤其是前台秘书,而且还要具备各种能力,主猜你喜欢儿童乐园投资报告小学生实验室设备小学辅导班签约小学晚辅导班小学资格培训班小学数学一对一多少钱小学英语泽林出版社可行性分析报告公司军事冬令营活动方案小学资格证培训班要的有办事能力、公关能力、创新能力、计划能力、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还有在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很高,精通秘书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如秘书知识、外语和计算机知识。

  2.若想成为一名受社会受企业及领导的器重和赏识的秘书,光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除此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经验,在课外我们应该多参加一些活动或者比赛,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锻炼自己。在放假的时候我们还能去一些小公司兼职,熟悉熟悉秘书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为今后的秘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秘书这一工作不好做,要学的东西学都学不完,,但是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像徐丽一样。

大学生调查报告14

  一、引言

  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近年来,这种现象更是愈演愈烈。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强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想尽办法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一些学生便加入了考证一族,以此作为取得工作的敲门砖。还有一些学生盲目跟风,效仿其他同学考证,来给自己一颗定心丸。同时,社会上的一些用人单位把证书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不得不去考取各种证书。然而,多数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只是通过这些证书来寻求心理安慰,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大学生在迷茫的同时,用考取证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此,笔者认为需做冷静的思考。

  同时,拥有大量的证书就足以证明你能够胜任这方面的工作吗?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强化记忆,并没有经过社会实践和具体应用而取得的一些证书,在笔者看来只能证明你拥有了在这方面考试的能力,而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何还只能是个未知数。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职员进入单位时证书的`数量,还是日后为其创造的效益,答案不言而喻。也许,手捧多种证书会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但在试用期阶段,当用人单位因为发现应聘者只不过是一个考证机器没有真本领,而将其解雇的时候,岂不是更加难堪?

  二、调查目的

  关于大学生考证现状分析报告12国二第3组

  1)了解大学生平日里对考证的重视度,以及教导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考证热问题。

  2)向大学生普及考证的概念,让考证从一种概念转化为一种实际行动。

  三、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我们本次调查对象设为温州的大学生;调查单位为温州的每个大学生。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61,平均年龄在20—24岁。

  四、问卷设计思路

  1)问卷主要采取被调查人员网络填写式,使得调查数据整理更方便。

  2)问卷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题目要精且内容覆盖面要广且每份问卷必须有专门的编号。

  3)问卷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问答题为辅,问题力求简明扼要。

  4)部分问卷可采用访谈式,以获取更重要的调查信息,弥补被调查人员填写式的不足。

  五、调查可行性分析

  1)小组成员已经学过“统计学”课程,并能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该课题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参与度高,调查阻力小。

  3)课题导师赵丽央老师在社会调查与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六、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15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的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的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80%,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20xx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为了让我们的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的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的人都选了30%左右的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0%的人是来自农村,剩下40%是来自城市和县镇。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比较难”形势严峻,分别有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8%,20%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0%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12%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高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3、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40%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有4%的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可见,现在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的。

  4、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表明,68%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的省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2%的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其中40%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20xx元这一档上,30%的调查者选择20xx--3000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30%;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据调查,14%的调查者认为会“接受,并准备跳槽”,23%的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的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的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的调查者会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64%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择是小心而慎重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9%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认真考虑过,29%的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的艰辛,有3%的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2%的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和招聘信息,15%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16%的调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就业目的

  此次调查表明,有大约80%以上的调查者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只有18%的少数调查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为社会做贡献。剩下的2%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的。这也说明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师的大力指导。

  9、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很明确的。有54%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择,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能力包括“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3%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

  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比较严重”占总人数的78%,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了解不够”的占12%,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薄弱”、“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毕业生的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择业行为比较多”的调查者占10%。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的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良择业心态。

  本人的建议是: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五、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了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的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我们农大学子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上网调查报告03-06

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05-19

关于大学生调查报告12-30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03-09

大学生兼职的调查报告02-12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06-27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06-23

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01-19

大学生现状调查报告02-25

大学生暑假调查报告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