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演讲致辞>导游词>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时间:2024-05-24 14:10:12 导游词 我要投稿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

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颐和园游玩,我姓李,大家叫我李导就行了。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其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几个景色最优美。现在,我要带你们去长廊参观。

  长廊分成273间,总长七百多米。每一间的横槛上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我们现在登的.这座山叫万寿山。那个三层建筑叫佛香阁,大家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我们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上有一些石桥,叫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雕刻着姿态不一的小狮子。

  现在到了岛上,大家可以自由活动。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垃圾。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2

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星星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孙,大家可以叫我孙导;今天我们浏览的地方是北京颐和园。

  现在我们的车辆即将到达北京颐和园,请大家做好下车的准备,不要把行李忘在车上。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1961年,国务院确定颐和园为第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和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了,朋友们,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欣赏颐和园迷人的风景吧!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3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根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华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表达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那么。下面是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着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我是××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效劳,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颐和园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总面积290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景象万千。万寿山丛林葱郁,昆明湖碧水荡漾,构成一幅美丽的皇家园林画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先带大家去长廊游玩。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动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其中人物故事画最引人注目。那就请游客们细细欣赏吧!穿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山上树木葱浓,宫殿金碧辉煌,是宫庭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表达。这里建筑宏伟,风景秀丽,充分展示了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各位游客不妨亲自登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沿途欣赏好风景。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昆明湖。昆明湖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湖边围着长长的堤岸,湖沿有石舫,湖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其中十七孔桥最引人注目,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各种各样、天然成趣的数百只狮子,它们率真大胆,美不胜收,有的正在绣球上灵巧地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有的几只狮宝宝嬉戏在狮妈妈周围,欢蹦乱跳,尽情玩耍,狮妈妈慈祥地抚摸着小宝宝,眼里流露出欢欣的喜悦,金色的阳光洒在这些狮子们身上,像给予它们一种生命力,传续着人间动人的故事。

  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湖岸柳树成行,湖光山色,风景迷人,是颐和园最有名的景点。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欣赏湖中小岛上的绚丽风景,那里别有一番情趣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大气,她的精致,她浓郁的人文底蕴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

  小×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在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得尽性!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4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贾文雯,能够叫我贾导,这天我们游览的地方是颐和园,请大家跟随我走,此刻我手指的的这个地方是著名的长廊,他全长700多米,273间,大家能够看到,每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图画,画的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那怪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荡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过,都能够听见船上有人们的欢歌笑语,真是美不胜收啊!

  在昆明湖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那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5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颐和园旅游社的导游,姓叶,你们可以叫我叶导。这一次,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颐和园,请多多关照。

  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这每一间的横涧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在这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穿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在半山腰间耸立着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物,那黄色的玻璃瓦闪闪发光,大家猜猜它是什么?没错!那就是佛香阁。它的`下面就是排云殿。

  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鸟瞰颐和园,它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瞧!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万寿山下来,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再来看看昆明湖上的石桥。昆明湖上的石桥式样不同,就那这座桥来说吧!它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小狮子,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湖中心有个小岛,我们过桥可以到岛上去玩。

  好,大家先到桥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希望你们自觉爱护颐和园的一草一木,祝你们玩得开心!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成,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长廊。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这座长廊,这座长廊是乾隆为他母亲观赏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为了让母亲游圆不受雨雪日晒之苦,又能饱揽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万寿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边设计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游廊。乾隆皇帝的母亲喜欢听故事,经常一边在长廊中游览,一边让宫女给她讲各式各样的故事听。有些她特别喜欢的.故事,就让宫女们反复地讲。时间一长,宫女们肚子里的故事讲完了,以前讲过的故事也记不清了,这可难坏了宫女们。后来,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故事的内容画在长廊两侧的梁枋上。故事越讲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画也越来越丰富。从此,宫女们再也不愁没有故事给太后讲了。太后呢?因为年迈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画,对此竟毫无察觉,这就是颐和园长廊人物故事彩画最初的来历。

  现在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相机和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大家现在可以参观一下这座长廊,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在长廊的起点集合。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7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宋,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是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

  我们即将所看到的颐和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

  来到了东宫门,我们本次的游览也就正式开始了。

  在东宫门外,有一座“涵虚”、“罨秀”的牌楼。其中涵虚的意思是天地开阔,山清水秀,包罗万象。罨秀是有捕捉美丽景色之意。而东宫门也是颐和园的正门。门上高悬的'颐和园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的手书。颐和二字则取颐养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进入东宫门,我们首先来到的便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来到了仁寿门,迎面看到的这五块太湖石叫作峰虚五老,寓意长寿。而在汉白玉须弥座上的这只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俗称四不象,是龙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贵。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在朝里活动中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

  我们面前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仁寿殿。其实在乾隆年间的时候,规定凡是当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游园不要忘了勤理政务。到了颐和园的时候,便将这里改为仁寿殿,取自孔子论语中的“仁者寿”,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现在,仁寿殿的陈设和原状是基本一致的。殿内的地平床上有九龙宝座。它后面还设有紫檀木九龙屏风,屏风以紫檀木为框架,雕有九条闹龙,中心是玻璃镜,镜面上写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在宝座四周,还设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传说中异兽,实际用处其实就是香炉。而殿内两侧的暖阁,是慈禧光绪还有王宫大臣休息的地方,当中有一幅百蝠图的缂丝工艺品,中间还有一个慈禧亲笔写的寿字,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这幅工艺品也被称为百福捧寿。这个玻璃风景台屏是用翠鸟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乾隆年间的作品虽然历经二百多年可是还是色彩依旧。

  穿过仁寿殿我们就来到了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德和园,取自左转“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听了美好的曲子,就会心地平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的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中最大的,结构严谨,十分的壮观,高21米,低台宽17米,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福台,禄台和寿台。在寿台地板上还有一口深井,四眼干土井。各层地板都可以开合。在开启时,天井和地井沟通,顶部有绞车牵引,可以是剧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寿台下面的井还可以起到声音共鸣的作用,使演员声音更加洪亮,水井还可以用于表演龙口喷水等景观。除此之外,还设有扮戏楼,共演员化妆用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展示戏装,陈设慈禧的奔驰车的地方就是当时的扮戏楼。

  在戏台的对面,是颐乐殿以及东西侧的廊子,这里就是当时帝后和王宫大臣们看戏的地方。殿内正中设有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是慈禧受贺时用的,凤为百鸟之王,把这个屏风放在颐乐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权威。当年王宫大臣看戏的廊房现在已经被开辟为颐和园文物展览室,东侧是慈禧太后的服饰以及生活用品,西侧则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8

大家好:

  我是一个小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宋导游,今天,我们大家要到北京的一个大公园-------颐和园,你们要记住: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在地上乱扔垃圾;不要在文化古迹上乱涂乱画;不要动上面的字和画,因为,比如:每天有一亿个人来摸话,日子长了,就会容易化掉,就在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它,不要破坏,下面,我们开始参观了。

  话说在北京城西北郊有一座小山,山前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湖泊。小山和小湖本来没有名字,因辽金时期在这一带建有金山行宫,于是小山和小湖被称为“金山”和“金海”。到了元代,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个石瓮,所以小山和小湖改成“瓮山”和“瓮山泊”。瓮山泊在元大都之西,且景色妖娆,于是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了“西湖”的美称。在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的自然景观和“西湖十寺”的人文景观。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改其名为“昆明湖”,把挖湖的泥土堆积在瓮山需要修饰的地方,并改其名为“万寿山”,用15年的时间把这里修建成了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取名为“清漪园”。

  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清漪园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颐和园再次被毁。慈禧回京后,再次用巨款修复,但由于财力有限,只修复了部分景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巨资对颐和园进行了多次整修,才基本上还原了清漪园时期的风貌。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其原名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宫廷区又分为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园林区主要由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组成。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坐西朝东,面阔五间,中间设三个门。正门匾额上“颐和园”三个字为光绪御笔。“颐和”是颐养精神、心平气和的意思,寓意颐和园是慈禧太后养老的地方。门外台阶正中镶嵌着一块雕刻精美的云龙石,俗称“龙垫儿”,是从圆明园移至此处的。东宫门前是涵虚罨秀牌楼。涵虚罨秀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中间镶嵌着一块石匾额,东题“涵虚”,喻山水广阔;西题“罨秀”,喻捕捉秀色;两处均是乾隆御笔。东宫门外南北两侧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大臣们等候上朝或召见时休息的地方,也是侍卫和銮仪卫的值房。东宫门内南北两侧也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军机处、六部、九卿等候圣旨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值房。

  进入东宫门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仁寿门。仁寿门前有两块装饰xing青石,门内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这块石头是从墨尔根园移来的,此石色青圆润,形如寿星,所以叫做“寿星石”。进入仁寿门就来到了仁寿殿院落。在院落的四角,有四块小的太湖石,象征一年四季,称“四季石”,是从圆明园移来的。这四块太湖石加上寿星石合称“峰虚五老”,象征庐山五老峰,寓意长寿。在院落中央,有一只铜麒麟。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神兽,有避邪和分辨善恶的本领。它的造型十分奇特,为龙头、鹿角、牛蹄、狮尾,故又俗称“四不像”。这只麒麟原置于长春园内,原为一对,一只被英法联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在仁寿殿的北侧,有一口水井,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据说慈禧太后有一次在园中中暑,喝此井水祛暑,故赐名“延年井”。“延年井”三个字是当代书法家王遐举写的。

  仁寿殿前陈列着光绪年间制造的铜缸、铜龙、铜凤各两只,上面均有“天地一家春”的印记。“天地一家亲”原是慈禧太后在圆明园中居住的.地方,在她垂帘听政以后铸造的陈设上都有铸“天地一家春”的字样。铜龙、铜凤的排列顺序是凤居中,龙在两侧。这是在那一历史时期特有的产物,体现出在光绪时期,慈禧太后的实际地位要高于皇帝。

  仁寿殿匾额为满汉两种文字,乾隆年间规定:凡是御苑中当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这里是政治活动区的主要场所,所以初名“勤政殿”,表示帝王在游幸的同时不忘勤于政务。光绪年间改名“仁寿殿”。“仁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表示施行仁政者能够长寿。慈禧和光绪曾多次在这里听政和接见外国使臣。

  在仁寿殿内有紫檀木玻璃屏风。屏风顶部雕有九条龙,屏心为玻璃镜,镜面上装饰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是专为慈禧太后定制的寿礼。百蝠捧寿图。百蝠捧寿为缂丝工艺品。

  “寿”字写在蝙蝠和彩云中,为慈禧太后所书;“蝠”与“福”同音,借音取义,意为多福多寿。点翠cha屏。点翠cha屏为乾隆年间制作的玻璃风景台屏,屏内描绘的洞庭湖胜景是用翠鸟羽毛粘制而成的。虽然已经历经200多年,天然羽毛的颜色却依然非常鲜艳。珐琅甪端。甪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并通晓各国语言。置于皇帝宝座旁,象征八方来朝。它的实际用途是香炉。

  德和园大戏楼位于仁寿殿西北,建于光绪年间。“德和”二字出自《左传》“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平气和,从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另外两座分别是故宫的畅音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在这三座戏楼中,德和园大戏楼是最大的。清末许多著名京剧演员都曾经在此为慈禧太后演出过。戏楼共3层,自上而下依次是福、禄、寿三台,上有天井,下有地井,供演员演戏之用。此外,还有扮戏楼供演员换装,准备道具。现在扮戏楼被辟为展室,用来展示戏装及慈禧生前享用过的汽车、钢琴等。

  颐乐殿位于大戏楼北侧,是慈禧看戏的地方。颐乐殿东西两侧有看戏廊,是王公大臣及命妇们陪慈禧看戏的地方。

  从仁寿殿外南侧继续西行,视线会被两个小土丘挡住,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是一走出曲径,美丽的湖光山色突然呈现在眼前,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两个小土丘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这种造园手法叫做“抑景”。

  下面我带大家去帝后生活区参观。

  从昆明湖东岸边向北行,就来到了玉澜堂。“玉澜”二字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意思是湖水清澈潋滟。玉澜堂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是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其东暖阁是早餐室,西暖阁是寝室,东耳房是书房,西耳房是洗手间、浴室、更衣室。在明间,宝座后有一围屏,屏面由两层玻璃合成,玻璃上绘有中西合璧式的山水画,由于画在两层玻璃上,所以观赏时立体感极强。在宝座上方有一块“复殿留景”匾,“复殿”是深宫的意思,“景”是指景星,按我国古代星象学的说法,出现景星,象征帝王英明。所以“复殿留景”的意思是,深宫中住着圣明的君主。西暖阁是光绪的寝室,在床罩的上方悬挂着一块长方形的匾额,上书“风篁成韵”。“风篁成韵”是由成语“松篁成韵”演化而来的,愿意是松树和竹子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有韵律的声音。把“松”字改为“风”后,就谐音成“凤凰成孕”,寓意帝后早生子嗣。

  霞芬室和藕香榭分别是玉澜堂的东、西配殿,均为穿堂结构。光绪皇帝住在园内时,每天早晨在霞芬室等候上朝,仁寿殿内一切准备好后,便穿堂直接走到仁寿殿。去向慈禧太后请安时,便从藕香榭穿过“水木自亲”,到乐寿堂行礼问安。“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命人在玉澜堂院落的前后左右砌了多道砖墙,将玉澜堂完全封闭起来,以囚禁光绪皇帝。如今砖墙大多都已拆除,但霞芬室和藕香榭内的砖墙还保持原样,作为与“戊戌变法”相关的遗迹供游人参观。

  夕佳楼位于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取意于晋代文学家陶渊明《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楼上是观赏日落的好地方。

  宜芸馆位于玉澜堂北面。“宜”是适宜,“芸”是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于书房内驱虫防蛀。“宜芸”就是适宜藏书的意思。宜芸馆在清漪园时期是乾隆皇帝藏书的地方,光绪时期,正殿改为隆裕皇后的寝宫,西配殿改为珍妃的住所。宜芸馆南侧墙壁上共有10块乾隆皇帝临摹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

  宜芸馆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意为这里是智者仁者所居之所。乐寿堂是慈禧太后日常起居的地方,慈禧太后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接见王公大臣、外国使节等。殿内有两只青花大瓷盘,是用来盛水果供太后闻香气的;五彩吊灯是1903年从德国引进的;鱼桌用金星紫檀木做框架,镶以玻璃桌面,桌内不仅有用象牙、鸡翅木雕镂的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而且制作严密,能储水养鱼。慈禧太后可以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观赏金鱼。殿内悬挂“慈晖懿祉”匾,“慈”指母亲,“晖”指阳光,“懿”指德行美好,“祉”指福禄。匾的含义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殿外庭院内设铜鹿、铜鹤、铜瓶。借“鹿”、“鹤”、“瓶”的音,取意“六合太平”,即天下太平之意。“六合”为上、下、东、南、西、北6个方位。庭院内种植玉兰、海棠、牡丹,借“玉”和“棠”的音,牡丹象征富贵的意思,取意“玉堂富贵”。

  另外,庭院内有一巨石,它是明万历年间一位爱石成癖的太仆米万钟在房山大石窝发现的,他想把巨石放置在私宅勺园中。后因种种原因,托言力竭财尽,不得已将此石弃置在路旁,故有“败家石”之称。百余年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去西陵扫墓,路见此石,便命人将它运到乐寿堂做照壁。据说因水木自亲殿门太窄,当时是破门而入。此石因形似灵芝,色青而润,乾隆赐名“青芝岫”。

  水木自亲是前后穿堂的大殿,乐寿堂院落的前院门,南面临湖。慈禧太后从水路来颐和园时,就在水木自亲殿外的码头上岸,进入乐寿堂。码头上有个探海灯杆,又称水月灯杆,当年上面挂一盏大灯笼,是慈禧太后驻园时的信号。

  永寿斋位于乐寿堂的东跨院,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居住的地方。依清代祖制,太监最高不过四品,而李莲英因深受慈禧太后信任,最后竟官居二品。此院落现在举办中国太监制度展览。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9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北京颐和园。我姓吴,叫吴思雨。大家可以叫我吴导;小朋友们可以叫我吴姐姐;想比较直接的可以叫我的名字吴思雨。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宫御苑,占地约290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另外,我提醒大家一点,千万不可以随便扔垃圾哦,尤其是湖面上。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

  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非常感谢大家能和我一起参观颐和园,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在这里找一个宾馆住一宿,然后想参观别的地方的游客可以继续参观,再见!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0

  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高,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颐和园。

  上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颐和园。它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192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20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KMT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到了,大家快看,这是有名的长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怪不得会被列为吉尼斯记录。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好了,我们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回旅馆好好休息吧!明天还要有长城呢!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1

  大家好,我姓付,大家可以叫我付导,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欣赏我国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破坏建筑物!现在,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它占地290万平方米,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局部组成,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苑。素以人工建筑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著称,被中外誉为东方古典皇家园林博物馆。

  好了,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去游览一番吧。看,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1992年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看到这么多的画,你一定赞叹画师们精湛的技艺。长廊不仅画多、画美,长廊两旁的景色更加令人陶醉。你们看,长廊的两旁栽满千姿百态的鲜花,四季如春,常开不败。微风从昆明湖吹来,你们感到神清气爽吗?置身廊内,漫步其间,我想你们一定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人在廊中走,神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走完长廊,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万寿山脚下。大家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你们猜一猜,这佛香阁是干什么的?对了,你们猜的没错,这佛香阁是为慈禧太后烧香拜佛而设。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它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经过努力攀登,我们终于登上万寿山,现在大家可以鸟瞰颐和园的全貌。看,整个颐和园真是无比壮观。葱葱郁郁的树林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大家往下看,那碧波荡漾的是昆明湖,约为颐和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大家说昆明湖是否很大,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昆明湖上有一座桥,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它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有17个孔,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欣赏湖中小岛上的绚丽风景,那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在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人。

  今天,我们游览颐和园就到此结束了,欢送大家下次再来。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说起北京啊,不知道有多少名胜古迹在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中。天坛、故宫、万里长城……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北京颐和园了。现在我们大家所在的这个大公园就是颐和园。请大家随我细细游赏。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长廊。大家看,这长廊有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对吧?大家知道吗,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着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画上画着四大名著,惟妙惟肖。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望,那里一座三层宝塔形的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是佛香阁。下面还有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怎么样,很美吧?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之上了。大家往下望,是不是感觉颐和园的景色大半都收在了眼底呢?看吧,葱郁的树林,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再看,昆明湖是不是静得像一块碧玉呢?游船、画舫在湖面静静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里非常美吧?

  现在,我们已在昆明湖旁了。看那边,有一个小岛,岛上也很漂亮,一片葱绿。我们只要走过十七孔桥,就能到达小岛。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它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许多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现在大家可以开始自由参观,不过一定要文明欣赏,保护景物呀。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2

  大家好!我是欢乐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姓梁,大家可以叫我梁导。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颐和园到了,请下车。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有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大门,来到颐和园前山的正中,面前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大家看这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有许多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大家可以穿行。

  从万寿山下来,不远就到了仁寿殿。请大家过来,这就是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殿内陈列着许多贵重文物。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巨大的山石。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有名的旅游胜地,祝大家愉快!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3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谢镕亦,大家叫我谢导好了。

  游客们,现在的颐和园是很漂亮,可是有没有人知道它的历史故事?那么让我来说说吧!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清漪园在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该园,但将“清漪园”改为现在的“颐和园”

  然后,该介绍一下这里的.景点啦!

  我们先来看颐和园的长廊,它长728米,有273间,每间的横槛上都有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上面的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可能你们没有想到,居然颐和园的4/3都被昆明湖“占为己有”。湖中无岛不要紧,可湖中偏偏有岛。用什么到岛上去呢?当然用桥了!那就是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顾名思义,当然就是有十七个桥孔的桥啦!十七孔桥上面雕刻着狮子,每一只狮子神态各异,各不相同。

  讲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呢?啊?!超级迫不及待了!那么现在呢,就可以去颐和园的景点拍照、游玩了。

  顺便提醒一下,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更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4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首都北京著名景观,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历史园林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所以游览时请自觉保持卫生。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长廊。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你们相信吗?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请抬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图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是不是不可思议呀!

  我们现在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耸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名叫排云阁。让我们上去看看吧。

  游客们,现在万寿山就在我们脚下,这里是看颐和园全景的最佳地点。正前面就是昆明湖。看,它静的就像一面镜子,绿的就像一块碧玉。多美啊!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昆明湖。看它多大呀,可它周围的堤岸更长。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看见户中小那个小岛了吗?我们只需走完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石桥上。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孔,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览吧!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相关文章: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03-03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15篇03-06

【优选】北京颐和园导游词15篇09-05

颐和园导游词06-12

颐和园的导游词05-31

颐和园导游词【热门】04-12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05-31

颐和园导游词[必备]07-21

关于颐和园的经典导游词01-13

介绍颐和园的导游词01-17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

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颐和园游玩,我姓李,大家叫我李导就行了。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其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几个景色最优美。现在,我要带你们去长廊参观。

  长廊分成273间,总长七百多米。每一间的横槛上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我们现在登的.这座山叫万寿山。那个三层建筑叫佛香阁,大家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我们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上有一些石桥,叫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雕刻着姿态不一的小狮子。

  现在到了岛上,大家可以自由活动。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垃圾。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2

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星星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孙,大家可以叫我孙导;今天我们浏览的地方是北京颐和园。

  现在我们的车辆即将到达北京颐和园,请大家做好下车的准备,不要把行李忘在车上。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1961年,国务院确定颐和园为第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和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了,朋友们,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欣赏颐和园迷人的风景吧!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3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根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华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表达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那么。下面是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着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我是××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效劳,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颐和园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总面积290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景象万千。万寿山丛林葱郁,昆明湖碧水荡漾,构成一幅美丽的皇家园林画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先带大家去长廊游玩。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动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其中人物故事画最引人注目。那就请游客们细细欣赏吧!穿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山上树木葱浓,宫殿金碧辉煌,是宫庭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表达。这里建筑宏伟,风景秀丽,充分展示了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各位游客不妨亲自登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沿途欣赏好风景。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昆明湖。昆明湖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湖边围着长长的堤岸,湖沿有石舫,湖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其中十七孔桥最引人注目,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各种各样、天然成趣的数百只狮子,它们率真大胆,美不胜收,有的正在绣球上灵巧地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有的几只狮宝宝嬉戏在狮妈妈周围,欢蹦乱跳,尽情玩耍,狮妈妈慈祥地抚摸着小宝宝,眼里流露出欢欣的喜悦,金色的阳光洒在这些狮子们身上,像给予它们一种生命力,传续着人间动人的故事。

  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湖岸柳树成行,湖光山色,风景迷人,是颐和园最有名的景点。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欣赏湖中小岛上的绚丽风景,那里别有一番情趣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大气,她的精致,她浓郁的人文底蕴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

  小×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在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得尽性!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4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贾文雯,能够叫我贾导,这天我们游览的地方是颐和园,请大家跟随我走,此刻我手指的的这个地方是著名的长廊,他全长700多米,273间,大家能够看到,每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图画,画的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那怪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荡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过,都能够听见船上有人们的欢歌笑语,真是美不胜收啊!

  在昆明湖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那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5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颐和园旅游社的导游,姓叶,你们可以叫我叶导。这一次,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颐和园,请多多关照。

  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这每一间的横涧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在这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穿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在半山腰间耸立着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物,那黄色的玻璃瓦闪闪发光,大家猜猜它是什么?没错!那就是佛香阁。它的`下面就是排云殿。

  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鸟瞰颐和园,它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瞧!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万寿山下来,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再来看看昆明湖上的石桥。昆明湖上的石桥式样不同,就那这座桥来说吧!它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小狮子,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湖中心有个小岛,我们过桥可以到岛上去玩。

  好,大家先到桥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希望你们自觉爱护颐和园的一草一木,祝你们玩得开心!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成,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长廊。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这座长廊,这座长廊是乾隆为他母亲观赏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为了让母亲游圆不受雨雪日晒之苦,又能饱揽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万寿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边设计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游廊。乾隆皇帝的母亲喜欢听故事,经常一边在长廊中游览,一边让宫女给她讲各式各样的故事听。有些她特别喜欢的.故事,就让宫女们反复地讲。时间一长,宫女们肚子里的故事讲完了,以前讲过的故事也记不清了,这可难坏了宫女们。后来,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故事的内容画在长廊两侧的梁枋上。故事越讲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画也越来越丰富。从此,宫女们再也不愁没有故事给太后讲了。太后呢?因为年迈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画,对此竟毫无察觉,这就是颐和园长廊人物故事彩画最初的来历。

  现在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相机和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大家现在可以参观一下这座长廊,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在长廊的起点集合。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7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宋,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是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

  我们即将所看到的颐和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

  来到了东宫门,我们本次的游览也就正式开始了。

  在东宫门外,有一座“涵虚”、“罨秀”的牌楼。其中涵虚的意思是天地开阔,山清水秀,包罗万象。罨秀是有捕捉美丽景色之意。而东宫门也是颐和园的正门。门上高悬的'颐和园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的手书。颐和二字则取颐养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进入东宫门,我们首先来到的便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来到了仁寿门,迎面看到的这五块太湖石叫作峰虚五老,寓意长寿。而在汉白玉须弥座上的这只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俗称四不象,是龙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贵。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在朝里活动中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

  我们面前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仁寿殿。其实在乾隆年间的时候,规定凡是当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游园不要忘了勤理政务。到了颐和园的时候,便将这里改为仁寿殿,取自孔子论语中的“仁者寿”,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现在,仁寿殿的陈设和原状是基本一致的。殿内的地平床上有九龙宝座。它后面还设有紫檀木九龙屏风,屏风以紫檀木为框架,雕有九条闹龙,中心是玻璃镜,镜面上写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在宝座四周,还设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传说中异兽,实际用处其实就是香炉。而殿内两侧的暖阁,是慈禧光绪还有王宫大臣休息的地方,当中有一幅百蝠图的缂丝工艺品,中间还有一个慈禧亲笔写的寿字,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这幅工艺品也被称为百福捧寿。这个玻璃风景台屏是用翠鸟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乾隆年间的作品虽然历经二百多年可是还是色彩依旧。

  穿过仁寿殿我们就来到了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德和园,取自左转“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听了美好的曲子,就会心地平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的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中最大的,结构严谨,十分的壮观,高21米,低台宽17米,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福台,禄台和寿台。在寿台地板上还有一口深井,四眼干土井。各层地板都可以开合。在开启时,天井和地井沟通,顶部有绞车牵引,可以是剧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寿台下面的井还可以起到声音共鸣的作用,使演员声音更加洪亮,水井还可以用于表演龙口喷水等景观。除此之外,还设有扮戏楼,共演员化妆用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展示戏装,陈设慈禧的奔驰车的地方就是当时的扮戏楼。

  在戏台的对面,是颐乐殿以及东西侧的廊子,这里就是当时帝后和王宫大臣们看戏的地方。殿内正中设有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是慈禧受贺时用的,凤为百鸟之王,把这个屏风放在颐乐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权威。当年王宫大臣看戏的廊房现在已经被开辟为颐和园文物展览室,东侧是慈禧太后的服饰以及生活用品,西侧则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8

大家好:

  我是一个小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宋导游,今天,我们大家要到北京的一个大公园-------颐和园,你们要记住: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在地上乱扔垃圾;不要在文化古迹上乱涂乱画;不要动上面的字和画,因为,比如:每天有一亿个人来摸话,日子长了,就会容易化掉,就在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它,不要破坏,下面,我们开始参观了。

  话说在北京城西北郊有一座小山,山前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湖泊。小山和小湖本来没有名字,因辽金时期在这一带建有金山行宫,于是小山和小湖被称为“金山”和“金海”。到了元代,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个石瓮,所以小山和小湖改成“瓮山”和“瓮山泊”。瓮山泊在元大都之西,且景色妖娆,于是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了“西湖”的美称。在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的自然景观和“西湖十寺”的人文景观。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改其名为“昆明湖”,把挖湖的泥土堆积在瓮山需要修饰的地方,并改其名为“万寿山”,用15年的时间把这里修建成了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取名为“清漪园”。

  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清漪园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颐和园再次被毁。慈禧回京后,再次用巨款修复,但由于财力有限,只修复了部分景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巨资对颐和园进行了多次整修,才基本上还原了清漪园时期的风貌。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其原名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宫廷区又分为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园林区主要由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组成。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坐西朝东,面阔五间,中间设三个门。正门匾额上“颐和园”三个字为光绪御笔。“颐和”是颐养精神、心平气和的意思,寓意颐和园是慈禧太后养老的地方。门外台阶正中镶嵌着一块雕刻精美的云龙石,俗称“龙垫儿”,是从圆明园移至此处的。东宫门前是涵虚罨秀牌楼。涵虚罨秀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中间镶嵌着一块石匾额,东题“涵虚”,喻山水广阔;西题“罨秀”,喻捕捉秀色;两处均是乾隆御笔。东宫门外南北两侧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大臣们等候上朝或召见时休息的地方,也是侍卫和銮仪卫的值房。东宫门内南北两侧也各有一排小房子,这里是军机处、六部、九卿等候圣旨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值房。

  进入东宫门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仁寿门。仁寿门前有两块装饰xing青石,门内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这块石头是从墨尔根园移来的,此石色青圆润,形如寿星,所以叫做“寿星石”。进入仁寿门就来到了仁寿殿院落。在院落的四角,有四块小的太湖石,象征一年四季,称“四季石”,是从圆明园移来的。这四块太湖石加上寿星石合称“峰虚五老”,象征庐山五老峰,寓意长寿。在院落中央,有一只铜麒麟。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神兽,有避邪和分辨善恶的本领。它的造型十分奇特,为龙头、鹿角、牛蹄、狮尾,故又俗称“四不像”。这只麒麟原置于长春园内,原为一对,一只被英法联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在仁寿殿的北侧,有一口水井,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据说慈禧太后有一次在园中中暑,喝此井水祛暑,故赐名“延年井”。“延年井”三个字是当代书法家王遐举写的。

  仁寿殿前陈列着光绪年间制造的铜缸、铜龙、铜凤各两只,上面均有“天地一家春”的印记。“天地一家亲”原是慈禧太后在圆明园中居住的.地方,在她垂帘听政以后铸造的陈设上都有铸“天地一家春”的字样。铜龙、铜凤的排列顺序是凤居中,龙在两侧。这是在那一历史时期特有的产物,体现出在光绪时期,慈禧太后的实际地位要高于皇帝。

  仁寿殿匾额为满汉两种文字,乾隆年间规定:凡是御苑中当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这里是政治活动区的主要场所,所以初名“勤政殿”,表示帝王在游幸的同时不忘勤于政务。光绪年间改名“仁寿殿”。“仁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表示施行仁政者能够长寿。慈禧和光绪曾多次在这里听政和接见外国使臣。

  在仁寿殿内有紫檀木玻璃屏风。屏风顶部雕有九条龙,屏心为玻璃镜,镜面上装饰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是专为慈禧太后定制的寿礼。百蝠捧寿图。百蝠捧寿为缂丝工艺品。

  “寿”字写在蝙蝠和彩云中,为慈禧太后所书;“蝠”与“福”同音,借音取义,意为多福多寿。点翠cha屏。点翠cha屏为乾隆年间制作的玻璃风景台屏,屏内描绘的洞庭湖胜景是用翠鸟羽毛粘制而成的。虽然已经历经200多年,天然羽毛的颜色却依然非常鲜艳。珐琅甪端。甪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并通晓各国语言。置于皇帝宝座旁,象征八方来朝。它的实际用途是香炉。

  德和园大戏楼位于仁寿殿西北,建于光绪年间。“德和”二字出自《左传》“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平气和,从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另外两座分别是故宫的畅音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在这三座戏楼中,德和园大戏楼是最大的。清末许多著名京剧演员都曾经在此为慈禧太后演出过。戏楼共3层,自上而下依次是福、禄、寿三台,上有天井,下有地井,供演员演戏之用。此外,还有扮戏楼供演员换装,准备道具。现在扮戏楼被辟为展室,用来展示戏装及慈禧生前享用过的汽车、钢琴等。

  颐乐殿位于大戏楼北侧,是慈禧看戏的地方。颐乐殿东西两侧有看戏廊,是王公大臣及命妇们陪慈禧看戏的地方。

  从仁寿殿外南侧继续西行,视线会被两个小土丘挡住,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是一走出曲径,美丽的湖光山色突然呈现在眼前,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两个小土丘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这种造园手法叫做“抑景”。

  下面我带大家去帝后生活区参观。

  从昆明湖东岸边向北行,就来到了玉澜堂。“玉澜”二字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意思是湖水清澈潋滟。玉澜堂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是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其东暖阁是早餐室,西暖阁是寝室,东耳房是书房,西耳房是洗手间、浴室、更衣室。在明间,宝座后有一围屏,屏面由两层玻璃合成,玻璃上绘有中西合璧式的山水画,由于画在两层玻璃上,所以观赏时立体感极强。在宝座上方有一块“复殿留景”匾,“复殿”是深宫的意思,“景”是指景星,按我国古代星象学的说法,出现景星,象征帝王英明。所以“复殿留景”的意思是,深宫中住着圣明的君主。西暖阁是光绪的寝室,在床罩的上方悬挂着一块长方形的匾额,上书“风篁成韵”。“风篁成韵”是由成语“松篁成韵”演化而来的,愿意是松树和竹子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有韵律的声音。把“松”字改为“风”后,就谐音成“凤凰成孕”,寓意帝后早生子嗣。

  霞芬室和藕香榭分别是玉澜堂的东、西配殿,均为穿堂结构。光绪皇帝住在园内时,每天早晨在霞芬室等候上朝,仁寿殿内一切准备好后,便穿堂直接走到仁寿殿。去向慈禧太后请安时,便从藕香榭穿过“水木自亲”,到乐寿堂行礼问安。“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命人在玉澜堂院落的前后左右砌了多道砖墙,将玉澜堂完全封闭起来,以囚禁光绪皇帝。如今砖墙大多都已拆除,但霞芬室和藕香榭内的砖墙还保持原样,作为与“戊戌变法”相关的遗迹供游人参观。

  夕佳楼位于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取意于晋代文学家陶渊明《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楼上是观赏日落的好地方。

  宜芸馆位于玉澜堂北面。“宜”是适宜,“芸”是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于书房内驱虫防蛀。“宜芸”就是适宜藏书的意思。宜芸馆在清漪园时期是乾隆皇帝藏书的地方,光绪时期,正殿改为隆裕皇后的寝宫,西配殿改为珍妃的住所。宜芸馆南侧墙壁上共有10块乾隆皇帝临摹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

  宜芸馆向西而行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二字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意为这里是智者仁者所居之所。乐寿堂是慈禧太后日常起居的地方,慈禧太后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接见王公大臣、外国使节等。殿内有两只青花大瓷盘,是用来盛水果供太后闻香气的;五彩吊灯是1903年从德国引进的;鱼桌用金星紫檀木做框架,镶以玻璃桌面,桌内不仅有用象牙、鸡翅木雕镂的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而且制作严密,能储水养鱼。慈禧太后可以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观赏金鱼。殿内悬挂“慈晖懿祉”匾,“慈”指母亲,“晖”指阳光,“懿”指德行美好,“祉”指福禄。匾的含义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殿外庭院内设铜鹿、铜鹤、铜瓶。借“鹿”、“鹤”、“瓶”的音,取意“六合太平”,即天下太平之意。“六合”为上、下、东、南、西、北6个方位。庭院内种植玉兰、海棠、牡丹,借“玉”和“棠”的音,牡丹象征富贵的意思,取意“玉堂富贵”。

  另外,庭院内有一巨石,它是明万历年间一位爱石成癖的太仆米万钟在房山大石窝发现的,他想把巨石放置在私宅勺园中。后因种种原因,托言力竭财尽,不得已将此石弃置在路旁,故有“败家石”之称。百余年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去西陵扫墓,路见此石,便命人将它运到乐寿堂做照壁。据说因水木自亲殿门太窄,当时是破门而入。此石因形似灵芝,色青而润,乾隆赐名“青芝岫”。

  水木自亲是前后穿堂的大殿,乐寿堂院落的前院门,南面临湖。慈禧太后从水路来颐和园时,就在水木自亲殿外的码头上岸,进入乐寿堂。码头上有个探海灯杆,又称水月灯杆,当年上面挂一盏大灯笼,是慈禧太后驻园时的信号。

  永寿斋位于乐寿堂的东跨院,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居住的地方。依清代祖制,太监最高不过四品,而李莲英因深受慈禧太后信任,最后竟官居二品。此院落现在举办中国太监制度展览。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9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北京颐和园。我姓吴,叫吴思雨。大家可以叫我吴导;小朋友们可以叫我吴姐姐;想比较直接的可以叫我的名字吴思雨。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宫御苑,占地约290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另外,我提醒大家一点,千万不可以随便扔垃圾哦,尤其是湖面上。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

  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非常感谢大家能和我一起参观颐和园,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在这里找一个宾馆住一宿,然后想参观别的地方的游客可以继续参观,再见!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0

  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高,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颐和园。

  上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颐和园。它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192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20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KMT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到了,大家快看,这是有名的长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怪不得会被列为吉尼斯记录。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好了,我们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回旅馆好好休息吧!明天还要有长城呢!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1

  大家好,我姓付,大家可以叫我付导,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欣赏我国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破坏建筑物!现在,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它占地290万平方米,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局部组成,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苑。素以人工建筑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著称,被中外誉为东方古典皇家园林博物馆。

  好了,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去游览一番吧。看,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1992年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看到这么多的画,你一定赞叹画师们精湛的技艺。长廊不仅画多、画美,长廊两旁的景色更加令人陶醉。你们看,长廊的两旁栽满千姿百态的鲜花,四季如春,常开不败。微风从昆明湖吹来,你们感到神清气爽吗?置身廊内,漫步其间,我想你们一定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人在廊中走,神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走完长廊,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万寿山脚下。大家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你们猜一猜,这佛香阁是干什么的?对了,你们猜的没错,这佛香阁是为慈禧太后烧香拜佛而设。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它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经过努力攀登,我们终于登上万寿山,现在大家可以鸟瞰颐和园的全貌。看,整个颐和园真是无比壮观。葱葱郁郁的树林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大家往下看,那碧波荡漾的是昆明湖,约为颐和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大家说昆明湖是否很大,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昆明湖上有一座桥,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它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有17个孔,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欣赏湖中小岛上的绚丽风景,那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在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人。

  今天,我们游览颐和园就到此结束了,欢送大家下次再来。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说起北京啊,不知道有多少名胜古迹在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中。天坛、故宫、万里长城……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北京颐和园了。现在我们大家所在的这个大公园就是颐和园。请大家随我细细游赏。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长廊。大家看,这长廊有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对吧?大家知道吗,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着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画上画着四大名著,惟妙惟肖。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望,那里一座三层宝塔形的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是佛香阁。下面还有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怎么样,很美吧?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之上了。大家往下望,是不是感觉颐和园的景色大半都收在了眼底呢?看吧,葱郁的树林,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再看,昆明湖是不是静得像一块碧玉呢?游船、画舫在湖面静静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里非常美吧?

  现在,我们已在昆明湖旁了。看那边,有一个小岛,岛上也很漂亮,一片葱绿。我们只要走过十七孔桥,就能到达小岛。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它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许多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现在大家可以开始自由参观,不过一定要文明欣赏,保护景物呀。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2

  大家好!我是欢乐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姓梁,大家可以叫我梁导。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颐和园到了,请下车。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有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大门,来到颐和园前山的正中,面前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大家看这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有许多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大家可以穿行。

  从万寿山下来,不远就到了仁寿殿。请大家过来,这就是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殿内陈列着许多贵重文物。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巨大的山石。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有名的旅游胜地,祝大家愉快!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3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谢镕亦,大家叫我谢导好了。

  游客们,现在的颐和园是很漂亮,可是有没有人知道它的历史故事?那么让我来说说吧!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清漪园在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该园,但将“清漪园”改为现在的“颐和园”

  然后,该介绍一下这里的.景点啦!

  我们先来看颐和园的长廊,它长728米,有273间,每间的横槛上都有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上面的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可能你们没有想到,居然颐和园的4/3都被昆明湖“占为己有”。湖中无岛不要紧,可湖中偏偏有岛。用什么到岛上去呢?当然用桥了!那就是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顾名思义,当然就是有十七个桥孔的桥啦!十七孔桥上面雕刻着狮子,每一只狮子神态各异,各不相同。

  讲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呢?啊?!超级迫不及待了!那么现在呢,就可以去颐和园的景点拍照、游玩了。

  顺便提醒一下,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更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14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首都北京著名景观,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历史园林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所以游览时请自觉保持卫生。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长廊。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你们相信吗?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请抬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图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是不是不可思议呀!

  我们现在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耸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名叫排云阁。让我们上去看看吧。

  游客们,现在万寿山就在我们脚下,这里是看颐和园全景的最佳地点。正前面就是昆明湖。看,它静的就像一面镜子,绿的就像一块碧玉。多美啊!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昆明湖。看它多大呀,可它周围的堤岸更长。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看见户中小那个小岛了吗?我们只需走完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石桥上。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孔,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览吧!